|
SP和SPR型液下泵
安裝使用說明書
石家莊特種工業泵有限公司
目 錄
一、 概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二、 結構說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三、 裝配注意事項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)
四、 運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5)
五、 維護保養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9)
六、 可能發生的故障及解決方法………………(11)
一 概述
SR和SPR型液下泵為立式離心渣漿泵,適于輸送磨蝕性或腐蝕性渣漿。泵一般浸入池內或坑內工作。液下泵分SP型及SPR型,結構相同。SP型過流部件及軸采用金屬材質,適于輸送磨蝕性渣漿。SPR型過流部件和軸襯有耐磨、耐腐蝕的橡膠,適于輸送磨蝕性和腐蝕性渣漿。SP和SPR型液下泵廣泛用于冶金、礦山、煤炭、電力、建材等部門。
型號意義:
如: 40 PV (L)—SP
SP:液下泵
L:加長軸系列
PV:PV型軸承組件:
40:吐出口徑40mm
二 結構說明
SP型液下泵的泵體、葉輪和護板均用耐磨材料制造,結構簡單,安裝方便。泵體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,支架上端安放軸承體,軸承體靠泵端采用雙列圓錐滾子軸承,驅動端采用單列圓柱滾子軸承,能承受泵的最大軸向負荷。軸承體上安裝有電機座或電機支架,可以采用直聯傳動或三角帶傳動,而且可以方便地更換槽輪,以改變泵的轉速,滿足工況變化或泵磨損后性能的變化。支架上帶有對開的安裝板,安裝板可以方便地架在鋼架基礎或混凝土基礎上。泵應浸入渣漿池內工作,泵體吸入口帶有濾網,可防止大顆粒進入泵內。
SPR型泵結構與SP型泵完全一樣,區別僅僅是浸入渣漿的零部件均襯有耐磨、耐腐蝕的橡膠,襯有橡膠的零件包括軸、泵體、葉輪、護板和濾網,浸入液下部分的聯接螺栓均帶有橡膠保護套,傳動部分零件和SP型泵完全一樣。
SP和SPR型液下泵結構及加長軸SP和SPR型液下泵結構分別見圖1和圖2所示。
加長軸系列增加了導軸承部分,并配有沖洗水管。沖洗水壓、水量、沖洗水管規格見表1。
表1
三 裝配注意事項
1、軸承組件裝配
軸承裝配時需預熱軸承組件,溫度不允許超過120°。下部軸承采用雙列圓錐滾子軸承,其內圈、外圈、定位套等是成套組件,不允許與同類軸承的相應零件互換。在安裝軸承下端蓋時需注意下端蓋凹槽內唇口密封圈的唇面應向外,甩油環等必須符合裝配圖中的位置。安裝迷宮環時須注意迷宮環的開口在直徑方向上應錯開。雖然軸承本身已保證了軸向間隙,故液下泵的軸承組件在組裝中不須調整間隙。但組裝好后,建議按照下表列出的值檢查按裝的端面間隙。
軸承組件 端面間隙
PV 0.074~0.160
QV 0.114~0.208
RV 0.084~0.211
SV 0.064~0.206
TV 0.127~0.259
2、支架、安裝板和泵體的安裝
將軸承組件與支架用螺栓聯接,在支架圓周外裝上對開的安裝板,用雙頭螺柱固定在支架上,然后裝入后護板、葉輪、泵體。裝配時須注意軸承體、支架、安裝板與泵體之間的相對位置,以保證出水管和油嘴的相對位置,參見圖3。
加長軸SP和SPR型泵增加了導軸承部分和上支架。在安裝時應注意:
1)導軸承部分安裝在上支架和支架之間;
2)軸套是熱裝在軸上的,與軸一起加工,不能拆卸;
3) 金屬泵的軸瓦用螺釘固定在軸承座上。襯膠泵的軸瓦用406膠粘接
注意泵法蘭的密封面高,螺栓不應擰得過緊,以免損壞密封面。
(3)用手按泵轉動方向轉動軸,軸應能帶動葉輪轉動,不應有摩擦,否則應調整葉輪間隙。
(4)檢查電機轉向,要保證泵按泵體上所標出的箭頭方向轉動。注意泵不允許反向轉動,否則葉輪螺紋會脫扣,以致造成泵的損壞。
(5)直聯傳動時,泵軸和電機軸應精確對中,三角帶傳動時泵軸和電機軸應平行,并調整槽輪位置,使三角帶與槽輪垂直,以免引起劇烈的振動和磨損。對SPA與型及SPB與型槽輪配組使用時應調整槽輪達到圖5中a1=a2的要求。
(6)最后再次檢查所有螺母是否擰緊,軸是否轉動靈活。注意:加長軸結構的泵在啟動前從圖2中A處接通導軸承沖洗水5分鐘后,再啟動泵。在泵送渣漿前最好先用清水啟動泵。
3、運轉
運轉中注意觀察各種儀表,檢查泵轉速、流量和電流。若運轉中發生流量下降,功率降低,出口壓力減小或不出水,均可能是有大顆粒堵塞濾網,吸入口或葉輪流道。當大顆粒大量集中在吐出管時也可能發生堵塞,造成泵不能正常工作,要注意及時清理堵塞物。泵如安裝不平穩則會引起泵的振動。加長軸結構的泵,在運轉過程中,必須保證導軸承沖洗水的連續供給。
4、停泵
如有可能,在停泵前使泵輸送一會清水,以清除泵及管路中的渣漿。先停泵,然后關閉閥門。對于加長軸結構的泵,停泵5分鐘后再關導軸承沖洗水。
注:1、使用過程中,液面高度不得超過圖1和2中安裝板的位置,以防止軸承進水。
2、導軸承沖洗水應為清潔水。
5、三角帶預緊力的調整
介紹我公司推薦的調整方法,供參考。
(1) 首先計算預緊力Q
(牛頓)
(2) 根據預緊力和三角帶型號在曲線上查出e值,見圖4。
(3) 通過公式求出f。
(4)表1中查出對應三角帶型號的R值。按圖5中所示方法通過調整兩輪的中心距,達到要求的預緊力Q。一般在施加R牛頓力時,懸段總壓下量不大于f時,即達到了要求的預緊力Q。
式中:Q-每根三角帶靜態下懸段的最小預緊力,單位:牛頓f-三角帶懸段總壓下量,單位:mm
C1-角度系數約為0.9
C2-工作系數約為1.4
L′-槽輪中心距
P-電機額定功率,單位:kw
Z-三角帶根數
V-線速度,單位:米/秒
m-離心力系數(查表2)
e-每100mm懸段長度上的壓下量,見圖4。
三角帶調整到最終的預緊力應使三角帶在載荷最大時,預緊力最小。當成組使用三角帶時,各三角帶的周長應基本一致,以保證各三角帶在工作時受力相等。
三角帶調整好后,再次檢查葉輪轉動是否正常。在可能的情況下,應在泵送渣漿前用清水啟動泵。啟動電動機,檢查出口壓力和流量。
表2
五 維護保養
SP和SPR型泵結構堅固耐用。如安裝使用正確,泵的壽命會很長,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的維護保養:
1、葉輪調整與更換
SP和SPR型泵的葉輪與泵體之間的間隙應保持在0.5~1mm左右(可通過調整軸承座與支架之間的墊片來調整間隙),使泵高效運行。當葉輪和泵體磨損到泵的性能和效率嚴重下降,以致于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,應更換磨損的零件。
2、軸承的潤滑
軸承在組裝時,已加入了適量的潤滑脂。在運轉中可定期通過軸承體上的兩個油嘴加入潤滑脂。潤滑脂的注入量不能太多,過多會引起軸承發熱。加潤滑脂的周期和注入量隨運轉工況不同,變化較大。在使用中應逐步積累經驗,應注意潤滑脂必須保持清潔,不允許進入臟物。在連續運轉的正常情況下,軸承潤滑周期可參考表3。軸承潤滑脂建議采用鋰基潤滑脂2#或3#。最初裝配時每盤軸承使用的潤滑脂量可參考表4。
3、備用泵長時間放置不用時,建議每周用手轉動1/4周,使滾動軸承均勻受載。
表4
六 可能發生的故障及解決辦法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