渣漿泵國產化率不高一直是不爭的事實。然而,泵是工業的心臟,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、化工新領域的興起都為泵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。對此,中國通用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、泵業分會理事長田紅星提出,應抓住契機,依托國家重點工程,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,進而提高國產化工用泵市場占有率。這是記者從日前舉辦的2009中國(博山)泵業、機電產品博覽會及中國泵行業經營工作會議上獲得的信息。
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造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引進技術,我國泵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、產品結構調整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。在石油、化工設備上,已經能生產為7000米電驅動石油鉆機、年產千萬噸級大型煤油廠設備裝置、4萬立方米大型空分設備、30萬噸合成氨、52萬噸尿素成套裝置、60萬~70萬噸乙烯改造工程所需的配套產品。目前,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正朝著大型化、規;蛧H化方向發展,特別是振興規劃中多個項目的興建,給化工用泵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。
據不完全統計,一個年產1000萬噸的煉油廠,需要各種泵1000多臺;一個年產100萬噸的乙烯廠需要各種泵3000多臺。 據介紹,“十一五”末期,中國年需求原油達2.8億噸,年需進口原油8000~10000噸。我國新建煉油廠規;具_到800萬~1000萬噸,新建乙烯則達到80萬~100萬噸規模。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煉油、乙烯項目占有相當的比重,從投資看更是占有絕對優勢。目前有多個千萬噸級煉化項目正在籌建,另有一批與乙烯關聯度極高的對二甲苯、對苯二甲酸項目。僅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即將啟動的新建和擴建煉油、乙烯、PTA、甲醇等項目每年就需要支出300億元。新項目主要配套設備就是各類化工流程泵、耐酸泵、耐腐蝕泵、油酸泵、耐磨泵、甲胺泵、高溫高壓磁力泵以及特殊材質非金屬化工泵等產品,需求總量達14萬~15萬臺。
在國家石油資源短缺和國際油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,以煤液化生產汽油、柴油以及烯烴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。國家已經批準在建的內蒙古神華500萬噸/年煤制油項目,目前大型加氫反應器已經國產化,流程中一些高壓泵閥機組正在研制,因此要加快加氫泵、往復泵、螺桿泵、旋渦泵、稠油泵和輸油管線泵的開發,爭得這部分可觀的市場。
油田增壓注水已成為我國油田先進采油生產工藝之一,也是保障油田穩產高產的重要措施。我國現有大小油田30余個,采油油井30萬口以上,需配置大量高壓注水泵站,進行油田注水作業。保守估算,我國油田現有注水泵約2萬臺以上。除去相當量的離心式泵設備被替換,每年都有使用壽命到期的設備需要替換,因此大流量高效率往復式油田注水泵市場前景看好;油氣混輸泵可為油田節約大量因分散建設油氣分離裝置的投資,減小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的投資,提高原油開采量,減少環境污染,具有十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據最新調查統計,僅勝利、中原、長慶、土哈4個油田的年需求量就達300多套。張生昌表示,隨著我國風能市場的不斷壯大,風力發電用泵也會迎來新一輪的需求增長;而原油生產主力油田已進入“三高”階段,油田用加藥泵的需求也呈上升趨勢。
我國化工用泵國產率一直不高,一方面是由于對國產泵質量不放心,另一方面是售后服務跟不上。泵生產企業要在這些方面多做改善,才能拿下化工這塊陣地。盡管化工用泵市場前景誘人,還是提醒大家要謹慎,因為根據前幾個月的表現來看,我國石化業的恢復是震蕩型的,基礎還不夠牢固。